中国影响力人物——陕西省中医药研究会西府分会针灸国医馆李大定

   中医,不仅是我国医药文化上瑰丽无双的国粹,更是世界医学界举足轻重的半壁江山。“国医立基数千载,四大国粹有一篇,伏羲九针神农药,岐黄问对天下传。”正如这首诗歌所传唱的一样,我国中医自发迹到传承至今已经纵横了几千载的漫长光阴,杏林妙手、先圣先贤辈出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数医学巨典,在一代又一代医者的钻研积淀之下,中医的发展在今天只能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其中被誉为医术神功的针灸,更是享誉中外。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会西府分会针灸国医馆馆长李大定,生于中医世家,自小便接触中医,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幼承祖业,以医济世,曾得到过龙门派道医的真传,是经过国家公证机关公证的龙门派道家医术第二十六代传人,他后来于针灸上造诣颇深,对于道医天罡针灸法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大学于陕西中医学院毕业之后,他先后创办了“龙门正骨堂”,“西府国医馆”、“保健康复馆”等医疗保健机构, 从医生涯一路高歌前行。

 

    李大定馆长对待中医是极其严谨的,重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眼中的中医来源于生活,其理论又高于生活。他告诉我们:“中医艰深在很多难懂的术语没有办法去量化去理解,但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并不用将中医想象的那么复杂,知晓中医在生活中能起到的妙用,能对强身健体起到的良效,这就足够了。同时,也不要小看中医的药材和医具,一株药草、一枚银针,都是中医的精魄所在,都是无数医者珍 重传承”。

    正是李馆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使他多年来不断钻研道医天罡针灸法,在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中他总结著成了 《道医天罡神针法及其临床应用》一书,书中将这一套针法的博大精 深,独特手法,显著疗效,甚至于开发人体潜能的“精、气、神”之境界的功效都写了出来。他强调针法注重机体整体观念、审证求因、辨证取穴;注重医者功力指法及于气的应用,病人吸气进针,呼气出针,是把心、神、气、针统合的操作。同时“天罡神针”具有可以快速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内外兼治极佳的效果,在其针法中有三十对通透穴对治疗中风、偏瘫、面瘫、风湿痹病、颈椎病、腰椎病等有着良好的疗效,且在实践中证明疗效可靠,深得广大患者的认可。

医案事例:

   患者赵,宝鸡市陈仓区周原人,56 岁,农民。 2018 年 4 月 16 日经人介绍就医,自诉: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并伴口眼歪斜半月余,原有高血压 5 年。经查血压 160/100mmHg,口角右歪,伸舌偏斜,舌红,苔黄腻,舌下暗紫,脉象弦滑。半月前在某医院诊断为“脑梗塞”而住院治疗,效果不佳出院。

   中医辨证:肝 阳上亢,肝阳亢化风入于脑,痰热阻滞,致经络受阻。治疗法则:滋 阴潜阳,化痰通络。针灸处方:曲池、少海、合谷、后溪、足三里、 地仓、颊车、头运动区取穴。

  针刺操作方法为:应用道医天罡针法, 气上气下大接经手法通经接气法及透针法。治疗效果:经用道医天罡针法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明显好转,口角歪斜消失,下肢行动自如, 临床痊愈。

患者张,男,42 岁,工人。

   2010 年 4 月 20 日前来门诊就诊,自诉 2 天前因骑摩托车被风所吹,继则出现右侧面部不适,口眼歪斜,面部紧麻重沉,眼泪自流,吃饭时夹食漏饮,耳后感到不适,但无疼痛。经查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辨证:风寒袭络,治疗法则︰祛风散寒,疏通经气。

   针 灸处方:太阳、地仓、合谷、颊车。针灸操作方法:2 寸毫针刺太阳 穴进针一寸,留针候气;八寸芒针地仓透颊车,拉锯式手法即刺即取, 开合补泻;2 寸毫针刺合谷穴进针一寸提插补泻,留针 30 分钟,10日一疗程。经用上述针法,三次好转,再坚持三次后症状改善而获痊愈。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李大定馆长在当地名声斐然,十分受百姓推崇敬爱,这既是因为他的高超艺术,也是因为他的医者仁心。

  敬业刻苦钻研精神是一方面,李馆长的医德才是他倍受人景仰 敬重另一重要方面。他可以说已经是一位极其卓越的中医学家了,拥有着中国民主促进会宝鸡市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员、行业名人百科——中国影响力人物、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陕西省中医药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等一系列很有分量的头衔和成就,但他依然躬亲奉献在医疗门诊的一线,时刻关注着国家脱贫攻坚的政策,多次为当地贫困户捐赠物资,多次组织医务专家为当地贫困户免费送医、送药等大型义诊其活动,更是被当地政府评选为当代大医精准扶贫最美名中医、最美中医药专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妙手仁心的好大夫。

   在近些年来,中医的复兴渐渐有了声色,国家也十分鼓励支持中医的发展。李馆长是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及基层中医药服务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他的行医济世行动之中,以先辈中医药贡献精神为榜,以“大医精诚”为标尺,秉承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仁厚医德,为众多患者用最少的钱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真正传递了中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与"精”、“诚”的高尚医德,深刻体现了中医人救死扶伤、服务百姓健康的至仁至善。而他的事迹,也激励着中医药人为中医和百姓奉献的信心和决心,塑造着中医药行业形象,使百姓更加爱中医、信中医、受惠于中医,这更是对一整个中医行业的杰

出贡献。



来源:本站综合